撰文:李文艳 摄影:周小林
南国漫长的夏日,热得人想要尖叫,蜀葵却在阳光下展颜欢笑,洋溢着生命的姿态,带给人丝丝的宁静与清凉。
蜀葵在夏日盛放,自古即为观赏名花,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最早的名称出于《尔雅》,名叫戎葵。蜀葵叶片似葵菜,在四川发现最早,故名蜀葵。蜀葵修长、挺直,花由下至上节节高开。花瓣薄而透明,有好看的褶皱,不仅好看而且好玩,故乡篱笆边的蜀葵是孩子们的乐园,娃娃们将花瓣撕下来贴在脸上或额头上,顿时感觉“威水”不少。
蜀葵花色丰富,花型多样,白色、黄色、粉红、紫黑等,单瓣的重瓣的……应有尽有,园艺品种更是不胜枚举。华南植物园大门口不同色彩的开花植物依高矮次序渐进排成行,呈现层层叠叠的美好,蜀葵是其中引人注目的竖线条花卉,缤纷夺目。突然想起在蜀葵的老家成都,有一个叫“鲜花山谷”的空旷地方,种植着成片的蜀葵,在天地之间绽放得如火如荼。
蜀葵整体花期绵长,每年2~8月均能开花,但单朵花开花时间不长,从花蕾刚刚打开露出花药至花瓣凋落大约3~4天,唐朝岑参的《蜀葵花歌》写道:“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慨叹蜀葵单花短暂又绚丽的生命。
蜀葵全身都是“宝”,蜀葵嫩叶、花可供食用;苗、根、茎、花及种子均具有药用价值;蜀葵花在古代是常用的染红染料;皮为优质纤维;近代研究发现,蜀葵能够吸收和抵抗高浓度的重金属等。蜀葵又非常常见,“蜀葵处处人家植之”,以至于人们并不觉得它珍贵。
蜀葵最负盛名的是观赏性。《长物志》云:“戎葵奇态百出”;宋朝陆游曾写道:“翩翩蝴蝶成双过,两两蜀葵相背开”;清朝陈淏子在《花镜》中对蜀葵的形态、栽培及园林应用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赞美蜀葵“开如绣锦夺目”……
蜀葵很早传入到世界各地,精致美丽的身影时常入诗入画。在中国漫长的花文化中逐渐形成了一些美好的传说,比如十二花神,蜀葵属于七月。蜀葵颜值高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美好的精神内涵“倾阳之心”,宋朝杨巽斋《一丈红》诗写道:“红白青黄弄浅深,旌分幢列自成阴。但疑承露矜殊色,谁识倾阳无二心”。蜀葵追赶阳光,蓬勃绽放,用喜阳光的特性比喻成忠君报国的象征,这是历来咏叹蜀葵不变的主题。
中国人对蜀葵花的喜爱体现在方方面面,花开花落,氤氲芬芳的蜀葵背后是璀璨的中国文化。
【】本文刊发于2019年05月29日《广州日报》第20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