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36|回复: 0

浅议四川花卉产业现状与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2 20: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撰文:郑康庆(四川省花卉协会秘书长) 编辑:周小林

        四川花卉产业迅速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推动、城市建设的带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拉动。现已成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兴产业、亮点产业。如何以科学发展观引导花卉业不断进步,健康发展,值得管理者、生产者高度关注。

一、四川省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从八十年代开始,四川省花卉生产面积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销售产值以10%递增。2006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70万亩,各种花卉市场99家,花卉企业近8000家,从业人员25万人,销售产值29.2亿元,比2005年增长27%,是全国花卉销售产值超过20亿元的8个省份之一。

二、四川花卉产业优势
       1、适宜的气候条件。四川省地貌复杂,气候多样,既有“内地海南”之称的攀枝花、凉山州温光资源充足的地区,也有被都江堰灌溉滋润的成都平原,无论高档鲜切花、盆花、南亚热带观叶植物,还是园林绿化苗木都有最适宜的生长区域。
       2、良好的发展环境。2005年成都温江区成功举办全国第六届花卉博览会,使国内外花卉企业进一步了解四川,先后有台湾、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区知名的花卉企业21家落户温江,总投资达11.5亿元,为四川省花卉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产模式,新的管理理念和广阔的市场资源,大大提高了四川花卉业的水平和档次,有力带动了四川花卉业的发展。目前,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房地产开发、建设森林城市,江河治理绿化,高速公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化生活的需求等,都为花卉产业拓展了更大的市场领域。
       3、丰富的种质资源。四川省东南西北各区都具有独特的花卉种质资源,从而形成各地的产业特色。川东食用黄花、药用金银花、古桩腊梅;川西北杜鹃花、野生兰草;川南茶花、茉莉花;川西平原绿化苗木,川派盆景等为四川花卉产业由乡土化开发到国际化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和丰富的花文化内涵。

三、四川花卉产业存在的问题
        1、投入生产科技方面的资金严重不足。花卉是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产业。四川为西部大省,经济欠发达,产业的发展基本还未突破自给自足的传统产业发展的框架,由于产业发展的启动资金少,科研经费不足,导致深度开发不够,如新品种引进、推广;新技术普及应用;本土优势资源的研究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开发等方面都呈现出严重乏力现象。花卉科研力量分散薄弱,现有技术人员仅占从业人员的2%,四川的花卉业虽然跨入了产业大省行列,但离产业强省还相差甚远。没有科技和生产的高投入,必然形成产业的低利润、高风险,并且在发展中难以为继。
        2、专业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高。四川花卉业中,园林绿化苗木占了80%的比重,大多数从业人员为兼业型。由于种植品种盲目跟风,种植规模零星分散,生产管理靠天吃饭,经营理念守株待兔,传统落后的生产营销方式导致产品大路货多,档次不高,无法和大市场对接。
        3、产业链条短缺,营销系统不健全。花卉产品交易具很强时效性,需有一支健全的营销网络和体系,才能保证产业正常快速运转。花卉产业发达的国家,营销体系的从人业数占整个花卉从业人数的70%。目前,我省仅部分先进市县成立了经济人协会,大量的花农、苗农还在单打独斗,整个花卉产业没有转到市场指导生产、推动生产的正常轨道上。鲜切花、苗木运输没有享受我省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并且运输办证繁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花卉、苗木及时流通。
        4、本土资源保护开发力度不够。我省花卉资源种类众多,很多品种多次在全国花展中获奖,但由于重视不够,保护意识不强,使得一些珍稀资源被乱采监挖,几乎濒临绝灭;由于资金缺乏,开发利用滞后,使一些珍稀宝贵的资源依然藏在深山无人知。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1、增加科技投入,促进花卉业健康发展
花卉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产业,政府应给予重点支持。在珍稀本土资源保护和开发上增加项目投入;在新品种研发和技术培训上给予补贴;在融资、用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在信货上有关部门为花农提供信誉贷款,花木抵押贷款等以增强花卉业发展动力。
       2、突出区域特色,培育拳头产品
做好花卉生产规划,按照“合理布局,突出特色,规模生产、提升品牌”的思路建基地,整合花卉资源,使产业群向强势企业集中,以此带动周边农户,进一步提高组织化程度,形成完善的专业化生产产业链。加强协调,让花卉企业和科研院校联合,共同研发、保护、利用花卉资源,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积极引进国内外、省外适合我省发展的名优品种;着力打造本土特、优精品,形成规模化生产,以质量提升带动数量提升和效益提升。
       3、建立完善的营销服务体系
完善的信息和流通体系是花卉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通过建立流畅的网络体系和电子交易体系,促进大型花卉生产企业和花卉市场电子联网,实现网上交易;并在省内外完善流通队伍布点建设,提高花卉流通过程中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速度。保证市场信息传递准确,使花农、花企能及时掌握市场动态,调整生产经营方向,调整品种结构,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畅销产品,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
       4、强化质量观念,推行标准化生产
尽快制定各种品种的标准化生产规程,提高花卉及苗木产品的一致性,是当前工作之重。要对生产者灌输标准化生产意识,管理部门要出台“贯标”措施,同时对花卉流通、包装、运输等也要制定出技术要求,实行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规范市场,积极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对接,加快产业化发展进程。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10-23 09:50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