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949|回复: 0

凉山-相岭山系首次纳入监测 保护176只最危险大熊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1 23: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周小林

       生活在我国最南端地区的野生大熊猫首次纳入监测和保护范围。9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资助的凉山—相岭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项目已经启动,计划5月底前开始监测工作,从而将结束凉山和相岭山系12个大熊猫保护区的大熊猫野外种群监测空白。

        这里有176只野生大熊猫
       据WWF成都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凉山—相岭山系位于大熊猫分布的最南端,这里大熊猫种群很危险,为了开展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项目,基金会已经准备了近两年时间。基金会将与动物保护专家合作,一年四季都会有人进入栖息地,对大熊猫的活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
       根据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凉山—相岭山系共有野生大熊猫176只,占全国野生大熊猫数量的11%;有栖息地381642公顷,占全国大熊猫栖息地的16.6%。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大熊猫分布的所有山系中,凉山—相岭山系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程度最高,并且种群数量最少,也就是说是最危险的大熊猫种群。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里的大熊猫及栖息地,WWF日前刚刚完成了对来自凉山—相岭山系的瓦屋山、冶勒、大相岭、栗子坪、麻咪泽、黑竹沟、申果庄、马鞍山、美姑大风顶、贡嘎山、八月林及马边大风顶等12个自然保护区60名监测队员的培训。

       保护方案将报国家林业局
       “我们将对栖息地大熊猫经常出没地进行摸底调查”,WWF成都办公室负责人说,监测人员上山通过大熊猫粪便以及咬食竹子的痕迹来采集它们的数据,通过情况汇总以后,我们将制定有关大熊猫的保护策略,最终方案还要呈报国家林业局。
       事实上,WWF在两年前就率先对岷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进行恢复试点,希望把保护区的5个走廊带连成一片,让生活在此的大熊猫可以“走家串户”。此次再次实施凉山—相岭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项目,就是对前次大熊猫保护项目的延伸。

  新闻资料
       凉山—相岭山系是我国大熊猫栖息的重要山系之一,地处长江上游大渡河与金沙江流域,包括眉山的洪雅,雅安的荥经、石棉,甘孜的九龙,乐山的金口河区、峨边、马边,凉山的甘洛、冕宁、越西、美姑和雷波等12个县,居住人口210万,分布着176只野生大熊猫。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10-12 19: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