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178|回复: 0

平武白马藏族:谜一般的民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9 01: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周小林


2006414124750.jpg
(白马藏族:谜一般的民族!)

       出成都,过绵阳,经江油便到了四川盆地西北边缘的平武县。
  长江上游的平武,自然风光雄奇壮观,文物古迹巧夺天工,民族风情独具特色。境内的王朗自然保护区与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寺山水相连,是我国建立最早的以保护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这里峰峦叠嶂,松杉耸翠,溪流纵横,景色宜人。每值春夏晴日,蓝天白云,远峰映雪,层林耸翠,清流似镜,山林倒映。
  杜鹃花漫山遍野,白如玉,红似霞,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凉风习习,花香宜人,教人心旷神怡。金秋十月,层林尽染,枫叶似火,更是一片绚丽多姿的迷人景色。入冬,银装素裹,雪拥冰封,一片银色世界。保护区内栖息着以大熊猫、金丝猴为代表的数十种珍禽异兽,平武也就有了“大熊猫故乡”的美誉。1986年赴爱尔兰首都展出的大熊猫“平平”、“明明”,就出自平武。

10309880_659822.jpg
(服饰独特白马藏族)

  平武,不仅山川秀美,而且历史悠久。曾为蜀地边关要塞的平武,如今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级保护文物“深山宫殿”报恩寺,就坐落在平武县城内。报恩寺是国内迄今保存完好的明代佛教古建筑群之一。
  报恩寺规模宏大,布局严谨,集建筑、雕塑、绘画艺术为一体,寺内巧夺天工的转轮经藏、精雕细刻的千手观音、千姿百态的蛟龙、奇巧严谨的门拱、色彩绚丽的壁画和珍贵的楠木构造被誉为报恩寺“六绝”,在我国建筑史、宗教史和艺术史上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在平武,生活着一个谜一般的民族———白马藏族。夺博河流域的白马人居住在高寒山区河谷地带,房屋依山而建,一寨一村,以农耕、畜牧、狩猎、采集为生。白马人服饰以白、黑、花三种袍裙为主,色彩艳丽。白马女性胸前饰以白玉般的鱼骨牌,腰间围几匝金亮的古铜钱,穿上各色布料绘制的镶花袍裙,真是五彩斑斓,艳丽夺目。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白马人对自然的崇拜,对山川的顶礼膜拜,也造就了他们勤劳、勇敢的性格,孕育了白马人原始、古朴的民族文化。
  山深林茂,风吹草低,宽阔的河谷游弋着群群牛羊,年复一年荞麦花开,年复一年青稞飘香。辛勤的劳动,简朴的生活,孕育出白马人独具神韵的敬酒歌、跳槽盖、园园舞、猫猫舞等民族歌舞,白马人独特、浓郁的传统习俗和文化艺术,犹如一枝深山奇葩,引起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

10309882_408682.jpg
(不少人都还习惯席地而坐)

  这是一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史记》中已有记载。他们集中分布在四川省平武、松潘、九寨沟县和甘肃省文县的交界处。1990统计,全国约一万四千余人,平武县境内有三千余人。
       据传,这是一只从北部打仗过来,遗留下来的民族。他们较完整、较纯洁地保持了自己的民族特征,语言、服饰、房屋建筑、风俗习惯都明显有别于其它民族。
       解放初,被定名为“白马藏族”。但他们不同于藏族,而与历史上记载的氐族有许多相似之处。二十多年来,该民族一直在申请更名为“氐族”,但尚未通过。
  平武县西北部的白马、木座、木皮、黄羊关4个藏族乡镜,聚居着一支古老的民族,通称白马藏族(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是氐族,系古代白马氏的后裔)。
    他们的服饰十分独特。不论男女,头上都戴一顶盘形、圆顶、荷叶边由羊毛压模后制成的白色毡帽,并在帽顶侧面插上一只或几只白色雄鸡的尾羽作饰物。过去男女均辫发,妇女将发辫成许多小辫再总成一大辫拖在脑后并饰以海螺等物。
不论男女都穿着中间开缝的白色麻布长袍和白色麻布长裤,脚蹬皮靴,腰缠腰带。妇女喜欢在胸前挂鱼骨牌抹胸,腰间缠古铜钱币为饰。白马藏族没有文字,也不识藏文,其语言与藏语相近但却不相同,是一种独特的语言。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10-15 18:42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