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363|回复: 12

千年前的造纸术仍在傣族村寨流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0 12: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周小林

此主题相关图片


已有1800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四大发明之一——蔡伦造纸术,在工业文明浸染下却依然流行于中缅边境的傣族村寨。
距离中国缅甸国界线仅30多公里的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芒团村,家家院落摆放着一排排竹制的抄纸架,抄纸架布帘上晾晒着的雪白纸浆在亚热带强烈的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
“现在全村80户人家都从事构皮手工造纸,造纸量比过去大多了。”孟定镇文化站站长王玉云指着村口竖立着的刻有“中华造纸第一村”字样的大青石自豪地说。
今年,芒团村构皮手工造纸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云南省民族博物馆研究馆员木基元说:“经过对比考察,可以肯定孟定造纸是目前我国所能见到的最为原始的造纸术之一,1800年前的汉代蔡伦造纸术与孟定傣族造纸方法十分相似。”主持了芒团构皮手工造纸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云南省临沧市文化局副局长张世彩告诉记者:“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容易掌握和操作,所有工序都是手工作业,而且造纸设备除一口铁锅外,全为就地取材的竹木用具和石块,是孟定构皮造纸与现代造纸术最大的区别。”
在距离芒团村100多公里的邻县双江,屹立于公路边有一座大型现代化造纸厂,但芒团村手工造纸并没有受到来自现代化造纸厂的冲击。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1 01: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傣族一绝:构皮手工造纸技艺

此主题相关图片

(芒团村里生长着的构树)

引子
造纸术是我国蔡伦在东汉时期总结前人经验,于公元105年发明并开始生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始的造纸工艺逐渐被取代。孟定芒团的傣族人民,却仍然保留着一种简单的、原始的、传统的构树皮手工造纸工艺,这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中,这不能不算是一种奇迹。
这种手工造纸工艺完整地保留了造纸发明初期“浸泡、蒸煮、捣浆、浇纸、晒纸”五步流程十一道工序,纸模用自制土布和竹片合成,与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的构树皮造纸方法一致。它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活化石”。

原料
构树,傣语称“埋沙”。桑科,落叶乔木,卵形叶,叶对生,叶缘缺裂,叶面暗绿色,叶背灰绿色,叶面叶背都长毛。开绿色小花,雌雄异株,雄花花序下垂,雌花花序呈球形、桔红色。树杆高达10多米,其生长适应性强,喜光,耐烟尘,亚热湿地居多。
构树既能耐旱,又不嫌瘠薄土壤,海拔在1800米以下都可生长。分布于长江以南,临沧境内也有野生的构树。构树全身都是宝,叶子是尚好的喂猪饲料;构树皮去掉绿色皮层后用作造纸;剥皮后的技杆可作木材或燃料;汁可治疮癣;果实和根可入药,有补肾利尿,强筋骨的功能,其药效为清热凉血及通络经脉。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1 01: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主题相关图片


(芒团村傣族姑娘玉芳在煮构树皮)

渊源
古老的造纸工艺现遗存在位于中缅边境的国家级口岸孟定镇芒团村民小组。孟定是明代土司府所在地,均为傣族土司的统治核心地区之一,与云南独有的傣族文化历史渊源有直接的联系。
是何人发现构树皮能造纸?
最初造纸的目的是什么?
是谁传教构树皮造纸术?
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许多当地老人,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但都没有明确的答案,根据当地老人口碑和文献资料推断,傣族手工构树皮造纸工艺是在中国传统造纸术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
最初制造构皮纸(白绵纸)的目的可能是用来取代贝叶经,用于佛寺里抄写经文,土司颁布告示、公文、任职文书;民间祭祀时扎牛、扎马、扎孝亭、扎俑人,民间剪纸、刺绣、裱龙凤、绣蝴蝶、裱大象、裱马鹿,骚人墨客写诗作画写对联。而现在金融部门用于捆钱、裹币,生产茶叶的产商用于包装茶叶。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1 01: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主题相关图片


(芒团村傣族妇女丙娥在洗煮过的构树皮)

工艺
古老的造纸工艺在家庭作坊中生产,经五步流程、十一道工序制成。五步流程即:“浸泡、蒸煮、捣浆、浇纸、晒纸”。十一道工序即:采料、晒料、浸泡、拌灰、蒸煮、洗涤、捣浆、浇纸、晒纸、砑光,揭纸。芒团生产的构皮纸俗称芒团纸,或老缅纸,傣族称“洁沙”。手工制成的构皮纸具有纸质坚韧洁白,柔软光滑,久存不陈,防腐防蛀,力撕不破的特点而被一些特别行业所使用。同时也为其它手工纸和机制纸所不能替代的构皮纸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由于构皮纸具备了独特的特点,自然,它的地位就不必言说。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1 01: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主题相关图片


(芒团村傣族妇女丙娥用木棰砸洗好的构树皮以捣成浆)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1 01: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主题相关图片


(芒团村傣族妇女丙娥在抄纸,在水中使纸浆均匀分布到抄纸器上)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1 02: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主题相关图片


(晒纸)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1 02: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主题相关图片


(芒团村傣族妇女安孟噶用瓷碗的碗口抹平纸面以使纸面光滑)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1 02: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主题相关图片


(芒团村傣族妇女玉孟噶用木刮从抄纸器上接下晒干的纸)

芒团手工造纸工艺闪光点

1、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能在1800多年后的今天,还保留这样原始生态的工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创造力。从原料上看,它是我国古代造纸术的延续;从工艺流程上看,它是我国古代造纸术发明初期的历史再现;从应用范围上看,它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从社会发展的历史层面上看,它是展现中华民族创造力的宝贵遗产。

2、渊源关系与地方特色。孟定芒团手工造纸工艺,不因社会的变迁而变迁,也不因机械纸的发展而改变它的生产方式,而是始终保持着它原始的工艺流程,一代一代地沿袭至今。从造纸工艺的遗存上,可以找到与傣族文化一脉相承的历史痕迹;从傣族手工造纸的历史背景上看,它与古代各族文化传承有密切关系;从生产方式上看,即有原始的工艺传承,又有本地傣族悠久的纺织工艺的传统遗迹。总之,蕴藏着深厚傣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3、“生命力”的独特价值。孟定芒团造纸工艺的价值体现在:一是具有不可多得的历史价值。从土司制度的确立和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入,傣族手工造纸工艺的年代下限是从明代起流传至今;而从东汉时期种植构树,柘树和纺织梧桐木华布的历史渊源上看,其上限可确立为东汉十二年(69年),汉王朝设永昌郡起;从蔡伦造纸的记载看是在永昌郡建立之后,这不无有利用我国南方的构树为原料和生产技艺造纸的可能,而现在芒团组傣族人民的造纸技艺可以认定为我国原始造纸工艺的“活化石”;二是具有内涵丰富的文化价值。孟定芒团造纸工艺,涉及到承传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应用上涉及到民族、宗教、习俗等一系列民族学,民俗学领域,是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三是具有值得研究的科学价值。孟定芒团造纸工艺除了它在工艺流程上具有科学发明的历史价值外,还在于它便于贮藏,运用上有值得研究的科学价值。构树既能耐旱,又不嫌瘠薄土壤,除树皮为优质造纸原料外,叶可作饮料,果实和根可入药,药有补肾利尿,强筋骨的功效,汁可治疮癣。用构树皮造的纸民间用来做席,包药及至现在包装茶叶,作袋泡茶,这些都具有值得研究的科学价值;四是具有以小见大的社会价值。孟定芒团组傣族人民的手工造纸,表面看是傣族家庭为了养家糊口增加收入的途径,实际上它还包含了傣族人民对传承造纸工艺的一种“文化情绪”。孟定是一个地肥水美、热带作物十分丰富的地方,边境贸易的繁荣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00元以上,而唯有芒团组的傣族人民对利润薄、劳动强度很大的手工造纸情有独钟,依依不舍。其傣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民族文化的传统美德可见一般。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1 02: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主题相关图片


(芒团村傣族妇女丙娥在制作抄经纸)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10-12 01:13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