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周小林 文/王涛 王代林
此主题相关图片
 薄薄雾岚中,一条银色的长龙若隐若现地从贡嘎山上飞奔而下,一头扎进“U”型峡谷里的莽莽林海里———这就是海螺沟冰川!中科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站负责人李同阳至今还记得10多年前第一次见到它的感觉:浩浩荡荡,气势磅礴!
但中科院山地所资深专家透露:目前海螺沟冰川每年正以15至20米的速度向后退,自1990年定点观察以来,14年间海螺沟冰川已经退了274米!
数据———14年后退274米
张文敬,中科院山地所资深专家,长期从事冰川研究,到过中国绝大多数冰川区,远赴南、北两极进行过冰川科学考察。
1月4日,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海螺沟冰川生成于大约1600年前,地质学称其为现代冰川。它是贡嘎山最大的一条冰川,长14.2公里,末端落入森林带内6公里。
1985年末,中科院在海螺沟设立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站,对贡嘎山生态系统进行定点研究。1990年4月16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的专家们在海拔2980米、海螺沟的最低冰舌处设立第一个标记开始,每年测量一次海螺沟冰川变化。
他们测算出的数据是:14年来海螺沟冰川平均每年后退的数字在15米到20米之间,1996年至1998年后退速度是每年18.3米。在观察点蹲点观察了13年的刘明德告诉记者,1990年至今的14年间,海螺沟冰川已经整整后退274米。
追问———冰川为什么大幅衰退
海螺沟冰川为什么会后退?专家们一致的意见是,全球变暖是主要原因。
此外,观察点的刘明德还提出:“冰川自身有一个衰退期,但人为的破坏很可能会使这种衰退加剧。旅游旺季时,每天进沟的游客超过1000人,很多人都不在意一些看上去很小的事情,比如游客抽烟,当地人在冰川上面摆设烧烤摊,时间一长,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很难估量。”
影响———冰川不可能消失对气候有影响
张文敬表示,现在贡嘎山的冰川变薄后退,在今后至少二三十年仍处于后退期,但这种消退会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缓。不会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一直消退下去。
但是冰川后退对气候变化有影响。冰川有固体水库之称,冰川末端的消融意味着液态水的增加,这样森林对水的调控就会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植被不是坏事,也可以减少当地泥石流发生。
同时,冰川也是气候冷暖变化的一个调节器,它对气候有一定的平抑作用。当冰川末端不断变陡的时候,必然会带来热量的消耗,也必然会使气候变得温凉下来。但是这个影响目前还无法确定,需要20到30年的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