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404|回复: 10

周小林碉楼建筑艺术随笔(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6 23: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横断山脉中的碉楼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吗?

撰文/周小林 摄影/周小林 殷洁 兰勇 王强等

周小林碉楼建筑艺术随笔

(笔者在横断山脉中考察碉楼)
如果不及时有效地保护横断山脉中这些古老的碉楼,你眼前的照片可能就是对它们最后的影像记录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00: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世界遗产申报做出限额制规定,已拥有世界遗产的国家一年只允许申报一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而且对申报项目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使得申报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
2007年“开平碉楼”被定为中国的申遗项目
2008年“福建土楼”被定为中国的申遗项目
2009年......
横断山脉中的碉楼何时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周小林碉楼建筑艺术随笔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00: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遗产的标准

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下列各项应列为文化遗产:
  第一,文物古迹:从历史、艺术和科学的角度来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部件和结构、铭文、洞穴、居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组合体。
  第二,建筑群:从历史、艺术和科学角度来看,在建筑形式、统一性及其与环境景观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体。
  第三,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工程或自然与人类的结合工程以及有考古发掘遗址的地区。

周小林碉楼建筑艺术随笔

(虽然横断山域的许多碉楼都已被核定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目前的保护现状仍然不尽人意。)

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公约实施细则中规定了评定遗产的标准,文化遗产必须具备以下标准中的一个或几个,并经过真实性检测合格,此外还要在保护管理方面达到要求。

世界文化遗产的具体评定标准共有6个:
  第一,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第二,在一定时期内或在世界某一个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第三,能为一种现存的或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第四,可作为一种类型建筑物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的作品;
  第五,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的变化之下容易毁损的地点;
  第六,与某些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着直接和实质的联系(只有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或此条件下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使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一般情况下,此条款不能单独成立)。

周小林碉楼建筑艺术随笔

(难道横断山域的碉楼不能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不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吗?)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00: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小林碉楼建筑艺术随笔

(也许我们没有必要将世界遗产看得太重、太神圣,它的权威也不用视为唯一。如果没有世界遗产这一项目,我们自己也应该好好的保护好它们。)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01: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现存的第一幅碉楼照片

周小林碉楼建筑艺术随笔

(英国人亨利·威尔逊于1908年05月26日在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境内拍摄的这幅黑白照片,是我目前发现的世界现存的第一幅碉楼照片。)

周小林碉楼建筑艺术随笔

(碉楼局部)

在我的考察寻访中,已无法再见到它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02: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近百年来,横断山域里众多的碉楼,已经因种种原因消失了,我们只能从留存下来的影像中重见它们原有的雄姿和丰采。

周小林碉楼建筑艺术随笔

(摄影:亨利·威尔逊1908年05月30日拍摄 汶川县瓦寺宣慰司官寨全景)

周小林碉楼建筑艺术随笔

(现在的汶川县瓦寺宣慰司官寨)

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玉龙乡涂禹山村内瓦寺宣慰司官寨,座落于涂禹山主峰的山前延伸脊背中部。
官寨始建于明代,为城堡式。现存城墙为明代修建。官寨公署位于城堡中后部偏右侧,四周为管家、译师、传呼和差役以及家属的住房。
现在公署房屋中前厅为明代修建,余皆清代建筑。座北朝南,南北90米,东南宽68米。现存东、北、西墙。南墙已毁仅存城堡山门,为木结构单檐悬山式。顶盖小青瓦,北城门尚存,为卷拱顶高3.4米,宽2.4米,厚1.7米。墙为片石砌筑,高7米,厚1米。
瓦寺宣慰司官寨内原有一座高35米左右的石砌碉楼,英国人威尔逊于1908年05月30日拍摄下这幅黑白照片,目前碉楼已毁。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02: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小林碉楼建筑艺术随笔

1.jpg
(摄影:亨利·威尔逊 1908年06月26日拍摄 沃日土司官寨全景)

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沃日乡人民政府驻地的沃日土司官寨碉,建于清代早期。沃日土司官寨四周皆为民居,原有4座碉楼,1978年建沃日大桥拆毁六角碉,现仅存一座四角碉楼。

2.jpg
(摄影:亨利·威尔逊 1908年06月26日拍摄 沃日土司官寨局部)

4.jpg
(摄影:周小林 2004年08月11日拍摄 沃日土司官寨全景)

3.jpg
(摄影:亨利·威尔逊 1908年06月26日拍摄 达维土司官寨)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04: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主题相关图片

被西方称为“打开中国西部花园的人”的尔尼斯特·亨利·威尔逊(Ernest Henry Wilson 1876-1930)

此主题相关图片

尔尼斯特·亨利·威尔逊雇佣的向导和植物采集队伍

尔尼斯特·亨利·威尔逊(Ernest Henry Wilson 1876-1930)英国著名的自然学家、植物学家、探险家,曾任美国哈佛大学植物研究所所长。
尔尼斯特·亨利·威尔逊1899年至1911年间,曾4次来到中国,3次进入横断山域考察。当时,他带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在交通极不发达的地方翻山越岭、拍摄了2000余幅珍贵的图片。
尔尼斯特·亨利·威尔逊被西方称为“打开中国西部花园的人”,对植物的研究和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为西方国家引种了大量的园林花卉植物。
1913年,他出版了《一个博物学家在华西》(A Naturalist in Western China)这一有影响的著作,此书在1929年重版时易名为《中国:园林之母》(China Mother of Gardens)。
在他拍摄的照片里,除他研究的植物花卉外,还有大量当时该区域的人文地理历史照片,这些照片为我们对横断山域的综合研究,提供了至为珍贵的资料。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23: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小林碉楼建筑艺术随笔(7)

发表于 2008-4-5 14: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
就象自贡人见惯了盐场的天车,当地人也是对于古老的碉楼熟视无睹,这些都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财富。珍惜吧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10-18 20: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