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乐之居

2005年金秋塔公--八美--丹巴记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08: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主题相关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08: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主题相关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08: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主题相关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08: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观完甲居,又赶往梭坡,准备等下午4:30的光线。
丹巴四面环山,海拔较低,气温温和。所以秋季在这儿
来的较晚,真正的金秋应该在十一月中旬才可以呈现。
所以丹巴的片子大部分没有浓郁的色彩。
下一次再来我会选择再晚一些时候。
此主题相关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08: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在等光线。
此主题相关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08: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丹巴历来出美女,每年都会评出金花、银花、石榴花。
不知这一朵是什么花?
此主题相关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09: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花和银花的得主都是有家庭背景的人物,其实真正美丽的是石榴花。
此主题相关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09: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光线还比较硬
此主题相关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09: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梭坡的碉楼大概有80余座,大多建在大渡河边的山坡上,这是一种防御的工事,当年清军征大小金川时,为攻占这些工事费了不少的银两,死伤惨重。

转贴:
清世祖弘历,也就是世人所说的乾隆皇帝,自继位以来,清朝的边疆就一直不太稳定。乾隆十年(1745年)在平定了西藏上、下瞻对部落的叛变以后,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开始对大小金川用兵。

  大小金川地处四川西北部大渡河的上游,因盛产黄金而得名,它和上、下瞻对一样,也是藏人聚居区,盛行土司制度。其中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势力最为强大,除向清廷统治提出挑战外,还不时地骚扰周围的土司。从乾隆九年开始日甚一日,因忙于对上、下瞻对用兵,只好暂时搁置,到乾隆十二年,上、下瞻对已平,故开始了大小金川的战争。

  清乾隆十二年春,皇帝派名将张广泗为川陕总督统兵征讨大小金川,开始时清军一路报捷,就在接近大金川巢穴刮耳崖时,受到了莎罗奔的顽强阻击,阻击的手段就是以山势而建的碉楼。它凭借山势的陡峭,易守难攻,给贯于游牧的清军以重创。

  此时的乾隆皇帝接报后,立即革去了张广泗的军职,改派大学士军机大臣傅恒为帅再次征讨金川。

  鉴于张广泗失败的经验教训,认识到了攻克碉楼是取胜的惟一办法,乾隆皇帝立即下旨从京城八旗内选拔精锐,在香山护军八旗的基础上,成立了香山健锐云梯营,并在健锐营八旗营房四周广建碉楼,以备士兵训练使用。当时共建碉楼68座,上三旗(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每座营房建碉楼九座,下五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红旗、蓝旗)每座营房建七座碉楼,八旗印房二座,另在山麓下建碉楼两座。健锐营的旗兵们每日爬碉攻城训练不止,个个都练出了一身真功夫,于乾隆十三年九月以傅恒为经略大臣,先后调东北及各省满洲八旗兵九千人,再加上云、贵两省的绿营兵两万五千名,军饷白银两万两,向大小金川再次进发。一路上抢关夺寨,势如破竹。慑于清军势力浩大,莎罗奔只好出城投降,傅恒班师还朝。

  但大小金川并未因此而平息,莎罗奔投诚后不久死去,其侄继位后仍与清廷为敌,乾隆三十六年,皇帝再派阿尔泰为帅兴兵征剿,由于清军已习惯于攻克碉楼的技艺,经过四年苦战终于平息了大小金川的叛乱。


此主题相关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09: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等待的时候,有四川省的要客来此参观。
当地按传统的藏时礼仪进行接待,献酒的小姑娘。
此主题相关图片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11-14 02: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