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大熊猫生态与文化研究会成立
编辑:周小林2010年7月13日,四川省大熊猫生态与文化研究会在雅安市宝兴县宣布成立,这是我国首个以大熊猫生态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专业学会,学会网站“中国熊猫网”(http://www.ourpanda.com)当天同时开通。
通过选举,雅安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原主任杨水源任研究会第一任会长,四川省社科联主席席义方被聘为研究会名誉会长,并为研究会授牌、授印。席义方说,大熊猫具有无与伦比的科学与文化研究价值,但作为大熊猫的故乡,我国在开发与弘扬大熊猫文化方面还有待于加强,此次成立的四川省大熊猫生态与文化研究会将全国多方面的专家聚集到一起,为大熊猫文化研究提供了强大资源,同时开通的“中国熊猫网”也为大熊猫文化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据了解,四川省大熊猫生态与文化研究会的业务主要包括:组织开展大熊猫生态的社会调查,大熊猫文化学术研究活动;打造和提升以大熊猫文化为内涵的生态旅游品牌,促进生态的保护建设,推动大熊猫文化旅游发展;宣传和普及大熊猫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文化知识等等,还可以通过研究会反映大熊猫科技文化的当代需求。
据悉,为了打造研究会的工作平台,除建立“中国熊猫网”外,还筹办了《熊猫世界》会刊,并与上海理工大学联合拍摄了《熊猫家园》纪录片。
研究会成立后,首届大熊猫高峰论坛也于当天举行,来自国内的多名大熊猫专家、学者、爱好者作了积极发言。论坛上,西华师范大学大熊猫专家、教授胡锦矗以《国内外在宝兴科研的概况》为题展开演讲,在介绍了宝兴当地大熊猫生活习性和栖息地的概况后,按照科研的时间顺序大体讲述了大熊猫研究的历史。
川西北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傅之屏在论坛上表示,大熊猫栖息地正在面临生态退化的危机,而退化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栖息地持续增加的人口压力,以及旅游业兴起导致大量流动人口对栖息地的冲击等,这些问题都是将来研究会的主要议题和研究方向。
页:
[1]